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。《易经》中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初九,两九相重,所以叫重阳,也叫重九。重阳节始于西汉,已有2200多年历史,源自天象崇拜,从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。汉朝时重阳节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;三国时,开始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;到了唐代,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;宋元明清时,宫廷、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重阳节。1989年,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“中国老人节”“敬老节”。
重要习俗
登高
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故重阳节又被称为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西汉《长安志》中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,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。登高所到之处,没有划一的规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清代潘荣陛编撰的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:(重阳)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,谓之'辞青'。即重阳登山“辞青”,与三月“踏青”相对应。
佩茱萸·簪菊花
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,菊花又名“延寿客”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。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,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“茱萸节”。唐朝时,人们在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,头上戴菊花。在晋代葛洪《西京杂记》中有记载。后来晋周处《风土记》也说,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,可辟除恶气,抵御初寒。这种风俗延续千年不变。宋代《太平御览》等典籍亦载有重阳日登高插茱萸风俗。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到清代,北京人过重阳节还有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。
吃重阳糕
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叫重阳糕,没有固定的形式,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。“糕”与“高”字同音,有步步登高的意思。讲究的重阳糕作成九层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是用“点灯”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明代谢肇淛在《五杂俎》中提到:“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祝曰‘愿儿百事俱高’。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。”夏仁虎在《岁华忆语》中则说“是日人家,以糕饵供祖”,记载的是重阳糕与祭祀祖先有关。
射箭
重阳节骑马射箭的习俗始于刘裕建立刘宋,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、校阅军队的日子后,在南北朝流行。秋季为丰收的日子,在战争频繁的年代,以习武为内容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官场。后来流传开来,在民间立靶射箭,中者有赏。
放风筝
从唐朝开始,一直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向民间娱乐转型,成为人民娱乐的玩具。到明清,人民出自己放风筝,还赠送亲友。重阳节放风筝,称为“风槎”,是为了“放晦气,纸鸢飞得越高越远,晦气也飞远;还有一种传说,重阳放纸鸢是“放吉祥”“放福气”,纸鸢飞得越好,则福气越浓。
赏菊·饮菊花酒
在中国古俗中,菊花象征长寿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重阳日又称菊花节,历来有赏菊花、饮菊花酒的风俗。从三国魏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成为时尚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“吉祥酒”。据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所载“以九月九日日未出前,收水九斗,浸曲九斗”可知,在重阳节黎明时分,人们便采摘含苞待放的菊花,掺杂在黍米中浸曲酿制,直到次年重阳才酿成菊花酒。“在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中记载,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。
编辑信息
作者/王晨阳
排版制作/李啸玄
核稿人/杨颖
领导审核/孙鸿毅 姜海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