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1日,“仁和大讲堂”第四十八期开讲啦!河北工业大学李会鹏副教授走进我校“仁和大讲堂”,为广大师生带来了《守护我们健康的“纳米医生”》的精彩讲座。我校副校长柳燕,高中教务处负责人刘会财,部分中层领导、教师及高一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。本次活动由高中教务处负责人刘会财主持。




【专家介绍】


李会鹏,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理学博士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、南京大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专项。主要研究方向为:生物与医学纳米技术,智能药物递送系统。

【精彩回顾】






纳米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,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,并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什么是纳米医学?纳米的尺度有多大?纳米材料的发展历史有多远?人们说的纳米技术的概念都有哪些?纳米医学如何为我们生命健康保驾护航?本讲座将带领大家走进纳米的世界,为您讲述纳米医学那些事。

【学生体会】



聆听纳米医学主题讲座,我深受触动。对这个前沿领域有了全新认知。讲座中,专家展示纳米技术如何精准攻克疾病。纳米粒子凭借微小尺寸,能深入人体细胞,实现靶向药物输送,就像“智能快递员”,把药物精准送到病变部位,避免对健康组织的损害,这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,还降低了传统疗法的副作用。可视化纳米成像技术同样令人惊叹。它为医生提供细胞和分子层面的清晰图像,在疾病早期诊断上优势显著。通过纳米成像,能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细微病变,让疾病在萌芽阶段就被揪出,极大提高治愈几率。
讲座还提及纳米医学面临的挑战,比如纳米材料的长期安全性、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等,这让我意识到科研之路任重道远。但专家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心,也深深感染了我。
这场讲座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,更点燃了我对医学科研的热情,激励我持续关注这一领域,期待纳米医学在未来带来更多医学奇迹,造福人类。
——高一2班 张释鹏
通过今天仁和大讲堂的讲座,我了解到了纳米技术,并了解到了纳米技术可以为人类做多少贡献,例如纳米医学。在人类红细胞大小的万分之一尺度上,一场医疗革命正在悄然发生。纳米医学通过精准操控1-100纳米级材料,将传统医疗带入分子级诊疗时代。癌症治疗领域见证了最激动人心的突破。中科院研发的DNA纳米机器人能像智能导弹般穿透肿瘤血管,精准栓塞癌细胞营养供给。这种直径仅90纳米的装置,在活体实验中使乳腺癌模型肿瘤缩小90%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统计显示,纳米药物使化疗精准度提升40倍,毒副作用降低75%。医疗监测正从宏观体征转向分子预警。MIT开发的纳米传感器可植入皮下,实时追踪200种生物标志物,比传统检测灵敏度提高1000倍。欧盟开展的"纳米诊断"计划中,纳米探针已实现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蛋白斑块的可视化捕捉,诊断窗口期提前15年。
未来十年,纳米医学将重塑医疗范式。自组装纳米粒子可构建人工细胞器修复线粒体损伤,量子点标记技术让手术导航进入亚细胞精度。这场微观世界的技术革命,正在重新定义人类对抗疾病的基本法则。
——高一2班 窦涵潇

【颁发聘书】

副校长柳燕感谢李教授的精彩讲座,聘请李教授担任我校的学科特约专家,促进我校与河北工业大学的合作共建与交流。

我校通过“仁和大讲堂”提升办学质量,不断推进“强校工程”走深走实。通过本次仁和大讲堂讲座的学习,学生们了解了纳米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,纳米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,在医疗健康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今后,我校将继续发挥和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办学优势,借力高校力量,优势互补。通过与高校合作,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高等教育、了解当今社会的前沿科技发展,帮助他们更好的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。

编辑信息

作者/杨洁
排版制作/李啸玄
核稿人/柳燕 刘会财 杨颖
领导审核/孙鸿毅 姜海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