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导思想
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认真学习政策文件,以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和《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》为指导,以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(2017年版)》为依据,继续坚持学校经过多年办学经验确立的“仁·和”办学理念,以“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指导思想,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,遵循教育规律、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,形成的集基础课程、拓展课程、综合课程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。
办学思想
学校特色建设是优化管理、丰富内涵、提升品位的关键举措,也是新一轮课程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——旨在打破中学“千校一面”的格局,推动“一校一品、一校一特色”的多样化办学,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。自确立“仁·和”教育为特色办学方向以来,全体附中人将其作为共同愿景与目标,通过征文、演讲、团队评比、读书节、艺术节等系列主题活动,以及校园网站、学代会、家长会、高校合作共建等多元渠道,深入阐释与传递“仁·和”教育内涵。我们致力于构建“正而和”的人文环境、“美而和”的育人模式、“慧而和”的课堂文化、“乐而和”的课程体系,使“仁·和”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学校日常管理、校园环境、课堂教学、家校协同及社区共建等各个方面。
育人目标
1.夯实学科基础,提升学习素养:培养学生全面、系统地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,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发展学习能力与学术素养,奠定扎实的学科根基。
2.强化思维实践,提升问题解决能力: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使其能够独立思考、合理推理,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3.涵养价值品格,培育责任担当: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,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,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,养成积极的社会行为习惯。
4.发展自主能力,奠基终身学习: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,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,使其具备持续学习与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
课程设置
课程是教育实施的核心载体,特色教育目标的达成必然依托于特色课程体系的支撑。为实现“仁·和”教育理念,我校系统构建了与之适配的“一体两翼一中心”课程体系,该体系重基础、强层次、显多元、促选择。
“一体两翼一中心”内涵:
“一体”:指向创新能力培养与生涯规划指导类课程。
“两翼”:强调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重,艺术修养与体育精神兼修。
“一中心”:以国家课程为主体,并基于其课程标准,结合我校学情进行二次开发的校本课程。
课程体系构成:
我校“一体两翼一中心”课程体系具体由基础课程、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三大类构成:
1.基础课程:夯实核心素养,促进均衡发展
以天津市学科特色课程基地(美术、地理)为引领,以市级学科基地校(物理、心理)骨干学科为支撑,坚持人文与科技并重、艺术与体育兼修。如同鸟之双翼,学生的均衡发展缺一不可。我校肩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,致力于引导学生兼顾人文科技素养与艺术体育修养,以提升其未来生活品质、个人幸福感及社会适应能力。
2.拓展课程:聚焦生涯规划,激发创新潜能
依托“仁和大讲堂”(由河北工业大学教授领衔授课),重点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。新高考改革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、个性发展与创新素养。为此,我校着力开发生涯规划、职业探索等指导类课程,紧密衔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未来生涯愿景。
3.综合课程:立足国家课程,实施校本优化
以国家课程体系为纲,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进行深度校本化开发。为应对新高考“六选三”学业等级考试要求,满足学有余力及具学科特长学生的发展需求,教师需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重构。主要策略包括:依据学科教学逻辑,对知识进行分层建构或横向整合,形成与学生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相匹配的课程内容体系。

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课程体系框架图—1

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课程体系框架图—2

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课程体系框架图—3

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课程体系框架图—4

特色课程建设成果丰硕
(一)美术学科特色课程建设
2017年,天津市学科基地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。我校在系统梳理办学历史成就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,确立了以“美术动漫特色教育”为核心的高中美术学科特色课程建设方向。
1.教学创新,特色研发: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,推进高中美术教学创新,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,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,将动漫课程有机融入美术教学体系,着力构建契合高中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特色课程体系。
2.合作共建,聚力发展:在市教师书画研究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,我校积极拓展合作渠道,先后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(原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)、天津市动画学会、天津师范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。多方共建有力助推了我校美术动漫特色教学的深化与发展。
3.学科融合,赋能成长: 立足新课程改革背景,依托动漫特色,我校积极推进美术与文、理等多学科的课程融合,打破学科壁垒,加强横向联系。此举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,拓宽知识视野,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。
4.以美育人,以艺培才:在教学实践中,我校高度重视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,着力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。通过特色课程学习,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持续提升。

美术拓展课程

多彩社团

多彩社团

水彩技法

陶艺创意课

速写与动漫人物结合

写生活动

艺术讲座

与学科融合

彩绘石

彩绘书签

传承津沽文化活动学生作品

学生书签作品

学生手绘插画作品
(二)地理学科特色课程建设
我校高中地理教研组现有成员6名,其中5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,1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。
作为首批“天津市高中地理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校”,地理组立足学情,深入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知识,确立了以“生活中的地理”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向。同时,地理组注重乡土地理研究,并积极推进跨学科融合,与其他学科协同开发了多门跨学科校本课程资源。学科资源库的建立与持续完善,为校本课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,有效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深化建设。
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,聚焦教学策略研讨与核心素养落实路径;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,并组织地理考察、实验探究、社会调查、模型制作等多样化实践活动。
在各类评优与科研工作中,地理组积极参与市级、区级优秀学科组评选、课程思政精品课例征集、“三杯一奖”教学竞赛以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等,均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01
学科基地建设

与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
地理特色课程活动展示

向专家展示介绍我校地理特色教室

学科组活动

观摩西青区“双新”背景下说播课比赛

陈会珠老师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说课展示

陈会珠老师向全区展示课程思政精品课例

第十二届“仁和杯”教育教学技能竞赛高中地理组评选现场

听课与评课

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第一中学高中地理组举行联合教研

张根华老师做展示课

孙颖老师进行学科组建设工作汇报
01
学生活动

太阳高度角测量

地理模型制作竞赛

到天津师范大学进行研学活动


编辑信息

供稿人/杨洁
排版制作/李啸玄
核稿人/柳燕 刘会财 杨颖
领导审核/孙鸿毅 姜海涛